close
 

面試新人是一段有趣的經驗。

我很幸運地接受這樣的任務,我玩得很愉快。


「你覺得自己適合做行銷嗎?」

我隨口問了一位公司裡,未來極有潛力的新鮮人。


「我不適合耶,因為我的統計學不好。」

她畢業於名校的商學院,作了這樣的回應。


「你想做什麼?」

我隨口問了一位想應徵工作的年輕人,她是上一位回答者的同學;

「我想做人力資源,我想發揮大家的潛力。」她堅定地說著。


「嘿,你之前待遇許多上市公司及國際大廠,  

你所認知的人力資源都在做什麼?」我轉頭問另一位夥伴;

「專門辦理員工請假、離職啊,  

如果你要請假或調假,需要好聲好氣向他們拜託。  

也許也會排教育訓練,不過很少。」


「在開年度會議,  

我親眼看見那位老董傾聽了所有業務部門的反應,  

等輪到人資部門主管發言,卻直接請他坐下。」


我聽一位企管顧問公司的總經理,

敘述他在一次會議的所見,那間企業算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出版通路商。

「因為業務部門報告的都是要如何賺錢,  

 但是人資部門在那位老董心裡,都是在講如何花錢。」  

這是他判斷的結論。


我對前一位對行銷有誤解的新鮮人說:

「行銷只需要創意和常識。幾乎可以說,完全不需要統計學的公式。」


我對後一位對人資有興趣的新鮮人說:

「據我所知,主管都需要具備人力資源的功能,

這職位不適合只侷限於一個人,甚至不該限於一個部門。」


兩位認真用功的新鮮人,一時之間還不能接受以前苦讀的結果,

竟然不符合「預期」。

經過多次的面試經驗,

我發現這種認知差距,已經是不變的常態。


就我的了解,所謂成功的企業家,

都對學校的教育 (尤其是商學院的教育 ),感到十分保留。


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,

譬如說,企業家從實務、甚至從業務開始做起,

MBA 則是從大多數不曾成功經營企業的學者,從他自己撰寫的課本開始教起。


「理論」跟「實務」有一段非常巨大的差距。

那是從未參與過實務的學者,所無法參與的過程。


投資之神‧世界首富,華倫‧巴菲特,

他有一段很妙的譬喻:「你永遠不能透過看書而學會游泳。」


巴菲特時常調侃商學院「不切實際」的教育,

「投資不需要懂微積分,如果需要,我早就回去送報紙了。」

「商學院的教育,幫助我減少了大多數的競爭對手。」( 幽默… )


華人首富,以厚道聞名的李嘉誠,對此曾說過:

「MBA 都是招式漂亮,但能有多少效益,  

我們自己心裡清楚。」( 果然非常厚道地保留。)


阿里巴巴,全球最大的 B2B 電子商務網站主席‧

馬雲多次大聲批評過:

這些人說起來都對,幹起來全錯!」


其實不只是某個學院,商學院只是一個代表,

「理論」存在的價值, 應該要建立在「幫助實務更完美」的前提

而理論通常建立在某一個對實務面向的深入觀察,作出對比、延伸或是解釋。


我們常說:「學以致用。」

當理論無法對實務產生助益,或產生更多的思考衝擊,

那就不具備研究、發表、投入的價值。


學者應該做實務界人士無法做到的事,做出具有應用效果、可靠的研究結論,

術業有專攻,我相信即使是李嘉誠、馬雲之流的人物,也不容易做出更嚴謹的學術論文。


其實,這些企業家應無意批評,只是希望所有的學生都知道,

過去從書本裡學習的東西,

不等於我們在實務上的表現,更不該成為我們在學習上的羈絆


學者應該以「改善實務」作為使命感,

不論研究主題是情緒管理、國際貿易或是兩性關係;


義大利學者帕雷托( Pareto )

研究出著名的「 8 0 / 2 0 」法則,協助眾人分配資源更具效率;

哈佛大學教授嘉納( Howard Gardner )研究出「多元智能」理論,

鼓勵人們找到自己的天賦,而不該只侷限在 IQ 的開發。


你也許聽過,

常被引用在「溝通效果」主題的數據:

5 5 % 取決於形象、 3 8 % 取決於語調,僅有 7 % 取決於談話內容。


你也許還聽過,馬斯洛 ( Maslow )的需求理論,

告訴我們,人生應該以「自我實現」作為努力的境界。


說點平凡生活的例子,

即使是「芋香米」、「無子西瓜」、「螢光魚」、「精油」,

那一樣不是在某個「學術基礎」上,延伸研發的結果?


如果要回歸到商學院教育,我想為這群聰明人說句話,

舉例來說,像是投資界的「價值投資理論」、「祖魯法則」,

像是管理界名著「基業長青」、「從A到A+」,都是相當值得學習的資訊來源。


這個圈子裡充滿著具備研究精神的聰明人,

只要不脫離現實,謙虛地多請益實務界的經驗

 ( 可惜大多數學者未做到這點 );

他們很可能影響那些「正在改變世界」的那些人物,

一起推動世界的進步。


「理論」到底有多少價值,取決於它應於在「實務」的價值

就像任何的產品到底有多少價值,取決於消費者願意給付多少對價,沒有模糊空間。


個人經驗雖然珍貴,但畢竟太過「有限」,

我們的學習面向應更趨多元,江海不擇細流,故能成其大。


我們應該選擇優質的「理論」或「資訊」,

謙虛地利用它來「改善生活」,這才是我們的目的,不是嗎?


回到面試新鮮人的例子,

親愛的年輕朋友,等到你做好這兩件事,才代表你已經做好了「真正」的準備。

1、放下你的自負、你的光環、你的跩。

2、承認你的無知、你的缺點、你的嫩。



我在大學的法理學課程裡,聽過一位留學劍橋大學的教授說,

他們在畢業典禮時,都會穿過 3 道莊嚴的門,

第一道門,稱之為「謙遜之門」 ( 

第二道門,稱之為「美德之門」 ( The  Gate  of Virtue )

第三道門,稱之為「榮耀之門」 ( The  Gate  of Honor )

畢業生在穿過榮耀之門後,才能在響起的音樂環繞下,正式地領取畢業證書。


那三道門的價值,絕對不在石頭,在於代表的精神。

我當時就深思了許久,那三道門所象徵的意義;

世界聞名的劍橋大學,它想在最後一天,

教給學生最珍貴的東西,到底是什麼?


你知道答案。


我想跟所有的新鮮人互勉,

讓我們再繞回第一道門,就從這裡開始,如何?


The  Gate  of Humility )
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初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