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    


   


   ( 某位家長在書店裡將嬰兒放著睡覺,自己在旁邊專心閱讀。 


我猜,我的小孩也會經歷相同的事情,哈。)


我逆著風,駕著我的「法拉利」(我腳踏車的名字)馳騁在街道上。


呼嘯而過的是─刺痛臉頰的箭雨─這不影響我奔向目的地的速度。


那是一種像是僧侶,身著袍服地走進「大雄寶殿」的慎重。

  

我終於趕在書店關門打烊的前兩分鐘,踏進了我熟悉的殿堂。


   我環顧周圍,以疾走的速度,迅速瀏覽出色的書籍;拿起手機訊息的草稿匣,找到了「目標書單」。


   我拿起了幾本書,在燈光全暗之前,趕到櫃台結帳。櫃台小姐看到我急忙的樣子,忍不住莞爾一笑。


   手捧著書,我像是個得到糖果的小孩,心裡感到非常滿足。


    


  ( 我房間的其中一個書櫃…… )


    閱讀,無非是為了「改善生活」。


改善,當然包括「執行」的過程,尤其以工具、教學、理性類書籍更是如此。


如果你閱讀完畢之後,無法提升你的生活品質,那當然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。


這就是「知道」,與「做到」般的判若雲泥。



當我發現,我「嗜讀」的嚴重,已經影響到我的「執行」時,我就警示自己要多注意;


經過了幾個月,狀況沒有顯著地改善,讓我自己狠下心,


頒給自己一個月的「禁書令」,嚴禁自己一個月不能買任何新書。


也許這對很多人來說,輕而易舉就可以達成,


但對我而言,就像是要求老虎‧伍茲不能碰高爾夫球桿、柯比‧布萊恩遠離籃球一樣。


 


 熬到「禁書令」解除,我心裡感到莫名的雀躍。


 但我也嚴格限制了自己閱讀的數量,重新檢驗了自己的「時間模式」。「執行時間」要大於「學習時間」的三倍以上。


 跟「執行」同等重要、甚至更重要的就是這件事:獨立思考


 隨機應變 ←→ 堅持到底


 獨排眾議 ←→ 集思廣益


 精打細算 ←→ 大方慷慨


 勇往直前 ←→ 瞻前顧後



左列的詞彙,跟右邊的詞彙一樣,很中性,光看詞意,也沒有對錯的區別。


所謂的道理,具有「流動性」。


在不同的時空背景、人事組合、條件變化下,你需要的不會跟其他人一樣。


同樣的內容,因為你的處境不同,採取的解釋就不同。


 


如果你的功課沒寫完,就別說自己懂得「享受青春」;應該嚴格地面對自己的「不負責任」。


如果你因為自己偷懶,整天想著換工作,就別說自己懂得「良禽擇木而棲」;應該警惕自己別「三心二意」。

 

「盡信書,不如無書。」的意義在於,勸人要懂得獨立思考;切勿人云亦云、囫圇吞棗。

 

 只有你的「思考」,能決定自己學習的應用。

 


 所以,完整的學習模式應該是這樣:


  學習 ←→ 思考 ←→ 執行


這三個不可動搖的因素,決定你學習的品質、方向、結果。


至於如何取得平衡,就因人而異。


像我之所以會不得不頒布禁書令,原因就在於,我的學習部份,已經過大於我的思考、執行部份

 

我必須為自己的狀況,重新為平衡做出調整。

  

我曾經非常震驚於,一般人若不是沒有閱讀的習慣;


不然就是只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,而不是自己「應該」閱讀的書籍


 


於是,沒有學習、或是學習失去方法的結果,造成事半功倍,越瞎忙越沒有時間;


或是半思不得其解,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局。


 以「榜首贏家」系列作品為例,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掌握「學習方法」,減少的死K時間,我們鼓勵學生,放心去玩!

  


每個人的思考品質,都是學習的結果;


每個人的執行效果,都是思考的結果;


每個人的人生命運,都是執行的結果。



我一直相信,這三個「秘密」組合的結果,可以「算命」─


任何人都能從這裡,預見自己的未來


  


  
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初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